中醫學千年來的理論和實證研究,針對婦女生理病理特點、青春期、生理期、更年期等身體變化、調理受孕和懷胎養胎、防治婦女特有疾病,如: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瘤、巧克力囊腫、多囊性卵巢、盆腔炎、帶下分泌物、痛經、經前緊張症候群、更年期綜合症、骨質疏鬆症、安胎。
中醫兒科針對十八歲以下的嬰幼兒、兒童和青少年為診療的對象,特以小兒的生理結構及疾病型態,對症下藥。
我的孩子小六了,該吃轉骨方了嗎?許多家長都有困惑,孩子快要(或已經)就讀國中,是不是該喝轉骨方了。
當孩童進入青春期以後,生殖系統會開始發育並趨向成熟,此時身高也會進入快速生長期,這時就是進行轉骨調理的時機。也就是說,當觀察到孩子開始出現第二性徵的發育時,就可以開始喝轉骨方了。
■ 男生第二性徵:生長陰毛、腋毛、喉結...一般而言,男性快速生長約在12-16歲,每年預期長8-10公分。女性快速生長約在10-14歲,每年預期長6-8公分。如果在進入青春期前,身高百分比在在百分之五以下,建議積極調理。
運用益氣養血、健脾的藥物來加強飲食消化與營養吸收,像是當歸、黃耆、黨參、茯苓、白朮、九層塔頭、狗尾草….。其中,青春期的男性以養腎為主,女性則以調肝為主,男女調理重點略有差異。
此外,依照個人體質,又可以再分成瘦弱型、矮胖型、憂鬱型、睡眠障礙型….等。依據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藥物加減。
如果男性患者已經半年都沒有再長高,或女性患者初經來潮後已經超過兩年,可先去相關門診照左手手掌X光,了解骨齡。若檢視生長板已癒合,則可停止成長的調理。
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到凌晨3點分泌會達到高峰,因此擁有充足的睡眠是成長的至關要素。青少年應盡量在晚上10點就寢,11點前入睡,避免熬夜。
適量的運動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,也可加速骨細胞生殖。可進行跳躍式的運動,如每天跳繩10分鐘,其他如籃球、跳高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另外避免過度的重量訓練,如舉重、拳擊等。
過多的甜食會使血糖升高,抑制生長激素的作用。多攝取動物性的蛋白質,以瘦肉為主,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。魚、蛋、乳製品、黃綠色蔬菜、芝麻含鈣較多;瘦肉、內臟則含有微量礦物質鋅。注重維生素A、C、D、和鈣、鋅的攝取,對於青少年的增長也是很重要的。
中醫針對男性生殖、泌尿、內分泌系統的生理、病理變化的個體發展,予以診療、護理和保健,解決男性有苦難言的困擾。
一般而言,男性在40歲以後,性功能會開始衰退。依據國外統計,40到70歲之間,至少有一半的男人,有勃起功能障礙。到了50歲,2-3成會出現問題;到70歲時,則約4到5成有勃起功能障礙。
值得注意的是,經過治療的糖尿病患者,完全勃起功能障礙的罹病率為28%、心臟病患者是39%、高血壓患者是15%,如果有精神壓力問題,完全勃起功能障礙的的罹病率就更高。隨著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盛行率逐步提升,這些慢性疾病和勃起功能障礙的關聯就更值得進一步的重視。
性的過程包括性慾、愛撫、勃起、高潮、射精等,其中任何環節出問題都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。
男性勃起包括神經訊號、血管的交互作用,並受到荷爾蒙(睪固酮)調控和精神情緒的誘發。當神經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(如一氧化氮)時,能舒張血管,增加陰莖血流量,同時讓海綿體內的小樑平滑肌放鬆,使海綿體短時間充血、膨大;並且壓迫白膜下靜脈叢,使陰莖的靜脈回流受阻斷,以持續充血勃起。
隨著一氧化氮刺激產生的cGMP被代謝後,陰莖動脈收縮,供血下降,靜脈恢復回流,勃起則逐漸消退。所以當動脈充血不足、靜脈回流過快都會造成勃起功能障礙。
心理性、神經性、賀爾蒙、藥物、血管性(動脈血流入障礙、靜脈血漏出)、系統性疾病均可能造成影響。
中醫對陽痿的論治仍以腎的相關論述最多。動物實驗也有發現部分補腎藥能增加睪固酮濃度。不過當今社會工作壓力大,飲食又多辛辣油膩,肝氣鬱結和濕熱下注也是陽痿常見的病理機轉,痰、濕熱、瘀、鬱均是可能的致病因素,不可一味的使用溫補藥。
透過中醫給予陽痿患者補充腎陰腎陽用藥,供勃起障礙患者回復到較佳的性功能,無明顯的副作用,是這類患者良好的治療選擇。